IDEA中VIM插件的使用

Soul Lv2

今天我们讲一讲关于idea中vim插件的使用。其实网上一直有这样两波人,一批人在疯狂的吹嘘vim到底有多好用,甚至看不起平时使用IDE的人;另一批人却将vim的使用者称之为装。 从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上来说,vim确实是个好东西,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怎么好上手,在习惯以后确实能够大大提高编码效率。但是真的完全用vim写代码,需要做各种繁琐的配置,给vim安装各种各样的插件,还不一定能百分百达到完整的IDE的效果,所以我的选择是IDEEA加vim插件,使用起来感觉要好很多

vim插件下载

几乎所有的主流IDE都有对应的vim插件,而且大部分还做的不错。在IDEA中打开自带的插件市场搜索vim并下载下面的三个插件

image-20250417182424229

下载完成后你可以看到类似的状态,右下角出现了一个绿色的normal,光标变成了按过Insert键后的样式就说明下载成功了

image-20250417182550410

基本的使用

接下来讲一下vim的基本使用,这些操作和vim保持一致,可以在任何一个vim环境中使用。

我实在懒得把这些东西重写一次,所以直接使用来自于菜鸟教程的表格,这里是原网页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vim.html

移动光标的方法
h 或 向左箭头键(←)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j 或 向下箭头键(↓)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k 或 向上箭头键(↑)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l 或 向右箭头键(→)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如果你将右手放在键盘上的话,你会发现 hjkl 是排列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使用这四个按钮来移动光标。 如果想要进行多次移动的话,例如向下移动 30 行,可以使用 “30j” 或 “30↓” 的组合按键, 亦即加上想要进行的次数(数字)后,按下动作即可!
[Ctrl] + [f]屏幕『向下』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Down]按键 (常用)
[Ctrl] + [b]屏幕『向上』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Up] 按键 (常用)
[Ctrl] + [d]屏幕『向下』移动半页
[Ctrl] + [u]屏幕『向上』移动半页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下一行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上一行
n那个 n 表示『数字』,例如 20 。按下数字后再按空格键,光标会向右移动这一行的 n 个字符。例如 20则光标会向后面移动 20 个字符距离。
0 或功能键[Home]这是数字『 0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 (常用)
$ 或功能键[End]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常用)
H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上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M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中央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L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下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G移动到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常用)
nGn 为数字。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n 行。例如 20G 则会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20 行(可配合 :set nu)
gg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一行,相当于 1G 啊! (常用)
nn 为数字。光标向下移动 n 行(常用)
搜索替换
/word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档案内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就输入 /vbird 即可! (常用)
?word向光标之上寻找一个字符串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
n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代表重复前一个搜寻的动作。举例来说, 如果刚刚我们执行 /vbird 去向下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则按下 n 后,会向下继续搜寻下一个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如果是执行 ?vbird 的话,那么按下 n 则会向上继续搜寻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
N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与 n 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前一个搜寻动作。 例如 /vbird 后,按下 N 则表示『向上』搜寻 vbird 。
使用 /word 配合 n 及 N 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让你重复的找到一些你搜寻的关键词!
:n1,n2s/word1/word2/gn1 与 n2 为数字。在第 n1 与 n2 行之间寻找 word1 这个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举例来说,在 100 到 200 行之间搜寻 vbird 并取代为 VBIRD 则: 『:100,200s/vbird/VBIRD/g』。(常用)
:1,$s/word1/word2/g:%s/word1/word2/g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常用)
:1,$s/word1/word2/gc:%s/word1/word2/gc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且在取代前显示提示字符给用户确认 (confirm) 是否需要取代!(常用)
删除、复制与贴上
x, X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常用)
nxn 为数字,连续向后删除 n 个字符。举例来说,我要连续删除 10 个字符, 『10x』。
dd剪切游标所在的那一整行(常用),用 p/P 可以粘贴。
nddn 为数字。剪切光标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dd 则是剪切 20 行(常用),用 p/P 可以粘贴。
d1G删除光标所在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dG删除光标所在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d$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d0那个是数字的 0 ,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前面一个字符
yy复制游标所在的那一行(常用)
nyyn 为数字。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yy 则是复制 20 行(常用)
y1G复制游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yG复制游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0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
y$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
p, P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 举例来说,我目前光标在第 20 行,且已经复制了 10 行数据。则按下 p 后, 那 10 行数据会贴在原本的 20 行之后,亦即由 21 行开始贴。但如果是按下 P 呢? 那么原本的第 20 行会被推到变成 30 行。 (常用)
J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同一行
c重复删除多个数据,例如向下删除 10 行,[ 10cj ]
u复原前一个动作。(常用)
[Ctrl]+r重做上一个动作。(常用)
这个 u 与 [Ctrl]+r 是很常用的指令!一个是复原,另一个则是重做一次~ 利用这两个功能按键,你的编辑,嘿嘿!很快乐的啦!
.不要怀疑!这就是小数点!意思是重复前一个动作的意思。 如果你想要重复删除、重复贴上等等动作,按下小数点『.』就好了! (常用)

第二部分: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

进入输入或取代的编辑模式
i, I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输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输入』。 (常用)
a, A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常用)
o, O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写。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输入新的一行; 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上一行处输入新的一行!(常用)
r, R进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 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常用)
上面这些按键中,在 vi 画面的左下角处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 由名称就知道该动作了吧!!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上面也提过了,你想要在档案里面输入字符时, 一定要在左下角处看到 INSERT 或 REPLACE 才能输入喔!
[Esc]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中(常用)

第三部分:一般模式切换到指令行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

指令行的储存、离开等指令
:w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常用)
:w!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跟你对该档案的档案权限有关啊!
:q离开 vi (常用)
:q!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
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wq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常用)
ZZ这是大写的 Z 喔!如果修改过,保存当前文件,然后退出!效果等同于(保存并退出)
ZQ不保存,强制退出。效果等同于 :q!
:w [filename]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
:r [filename]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n1,n2 w [filename]将 n1 到 n2 的内容储存成 filename 这个档案。
:! command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
vim 环境的变更
:set nu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缀显示该行的行号
:set nonu与 set nu 相反,为取消行号!

大家可以自行查看这些操作。你会发现这些操作保证了我们在双手不离开键盘中心区的前提下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编辑操作,用习惯后还是非常爽的

简单的配置

但是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上来说,还是要对插件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这样才能用起来更爽。点击normal左侧的彩色v图标

image-20250417184414993

然后选择settings

image-20250417184444229

接下来进入这个页面

image-20250417184521331

可以避免vim插件覆盖一些我们常用的快捷键的功能,比如我将Ctrl+A,Ctrl+C等常用的按键功能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点击应用后关掉这个页面,再次点击v图标,选择Creat ~/.ideavimrc 进入vim插件的配置文件

我在下面贴一下我自己的配置并提供比较详细的注释,又需要的可以自己改写

basi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Plug 'machakann/vim-highlightedyank'
" Commentary plugin
Plug 'tpope/vim-commentary'
" 1. 基础 Vim 行为
" ----------------------------

set number
" 在编辑器左侧显示绝对行号,有助于快速跳转到指定行(如输入 50G)并与同事共享行号定位。vim原生选项。

set relativenumber
" 将当前行显示为绝对行号,其它行显示相对行号(与当前行的距离)。在进行跳转(例如 5j、3k)或上下文操作时非常直观。

set cursorline
" 在当前行绘制高亮背景,增强光标位置的视觉识别,减少长文件中定位迷失的可能。

set showmode
" 在命令行区域显示当前模式(-- INSERT --、-- VISUAL -- 等),方便快速确认当前是普通模式还是插入模式。

set showcmd
" 当你输入多键命令(例如 d5w)时,实时在底部显示已输入的部分,帮助跟踪复杂映射或宏输入。

set incsearch
" 在输入搜索模式(/pattern)时,边输入边高亮匹配,实时预览匹配结果,无需回车确认即可判断效果。

set hlsearch
" 持续高亮所有与搜索模式匹配的项,便于一次性观察整个文件中的分布位置。

set scrolloff=5
" 光标上下留有 5 行空白,以保持视野中心;在滚动时不至于光标贴近屏幕边缘。

set sidescrolloff=5
" 同理,左右侧留 5 列空白,适用于超长行的水平滚动。

set clipboard+=unnamed
" 将 Vim 的剪贴板与系统剪贴板合并,复制/粘贴可直接与 IDEA 与其他应用共享,免去额外切换。

set wildmenu
" 启用命令行自动补全菜单,按 Tab 循环选择补全项,比原生补全反馈更友好。

set wildmode=longest:full,full
" 补全方式:先补全公共前缀,再列出所有匹配项。提升多候选补全的效率与准确性。


" 2. Leader 键与快捷键映射
" ----------------------------

let mapleader=" "
" 将“Leader 键”设为空格键;避免与常见 Vim 默认映射冲突,空格易按且手感舒适。

" 文件与项目操作
nnoremap <leader>w :w<CR>
" 在普通模式下,按 空格+w 保存当前文件,等效于 :w。

nnoremap <leader>q :q<CR>
" 按 空格+q 关闭当前编辑窗口。可按需改为 :bd 以保留分屏布局。

nnoremap <leader>ff :action FindInPath<CR>
" 空格+ff 调用 IDEA 的“全局查找文件/符号”功能(Find in Path),跨项目搜索。

nnoremap <leader>fr :action ReplaceInPath<CR>
" 空格+fr 调用“全局替换”功能(Replace in Path),在整个项目中批量替换。

" 窗口与标签管理
nnoremap <leader>tn :tabnew<CR>
" 空格+tn 新建一个标签页,便于并行打开多个文件。

nnoremap <leader>to :tabonly<CR>
" 空格+to 关闭除当前标签外的所有标签,只保留当前视图。

imap a; <Esc>
" 将<Esc>映射为a;避免误触的同时方便使用,有些人也比较喜欢jj等映射方式

" 3. IntelliJ IDEA Action 映射
" ----------------------------

" IdeaVim 特有命令格式::action + IDEA 内部 Action ID
" 可在 IDEA 中开启 “IdeaVim: Track Action Ids” 来得知鼠标点击或快捷键触发的 Action ID。

nnoremap <leader>cf :action ReformatCode<CR>
" 空格+cf 触发 IDEA 的“代码格式化”功能,自动应用项目中的代码风格规则。

nnoremap <leader>oi :action OptimizeImports<CR>
" 空格+oi 调用“优化导入”,自动移除无用 import 并按配置排序。

nnoremap gd :action GotoDeclaration<CR>
" 在普通模式下按 gd,跳转到光标所在符号的声明位置,便于快速阅读实现细节。

nnoremap gr :action FindUsages<CR>
" 按 gr 查找符号所有用法,在底部面板中展示所有引用,方便代码审计与重构。

nnoremap <leader>r :action Run<CR>
" 空格+r 运行当前上下文(文件、测试或应用),等同于点击工具栏 Run 按钮。

nnoremap <leader>d :action Debug<CR>
" 空格+d 启动调试,自动进入 Debug 模式,便于单步排查逻辑。


" 4. 可选:引入本地 Vim 配置
" ----------------------------
" 如果你同时在终端使用 Vim,可将常用 Vim 配置放在 ~/.vimrc,
" 在 IdeaVim 中通过以下命令复用:
" source ~/.vimrc

这里反复提到了leader键,所谓的leader键可以理解为一个前缀键,类似于一个自定义的Ctrl键,默认为反斜杠,长按时进入特殊模式,此时可与继续搭配其他案件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结语

刚刚接触时由于记不清各个案件所以会有比较明显的滞涩感,不过只要时间长了用的熟悉了,以后就难以离开这种感觉了

  • 标题: IDEA中VIM插件的使用
  • 作者: Soul
  • 创建于 : 2025-04-17 18:12:28
  • 更新于 : 2025-04-17 19:27:47
  • 链接: https://soulmate.org.cn/posts/74745528/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 4.0 进行许可。